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赵海军)为落实《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加强高水平中试平台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专项工作通知,明确以“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为核心推进思路,打通创新链、技术链与产业链衔接堵点,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锚定2027目标 构建多层级中试服务网络
通知明确了中试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将聚焦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遵循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标准引领、梯度培育原则。中试平台作为连接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节点,将重点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突破。到2027年底,我国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将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
“三批”精准施策靶向 推进平台提质升级
围绕《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5版)》,通知细化了三大核心任务,构建差异化推进路径。
“做强一批”突出梯次培育,按照“储备中试平台—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的路径,分级打造基础力量、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聚焦战略定位、技术优势等关键维度持续升级。
“激活一批”注重分类赋能,对具备公共服务属性但发展不足的平台,通过智能诊断、靶向提升、重组整合等方式破解瓶颈;对低效平台引导转型新领域,强化检验检测、试验验证核心功能。
“补齐一批”坚持需求导向,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结合地方特色布局新平台,紧缺领域平台将优先纳入部重点培育名录。
规范流程保障 筑牢建设落地坚实基础
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通知明确了具体工作安排与保障要求。申报方面,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需于11月28日前动员符合条件主体,通过制造业中试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填报储备平台申报信息,12月15日前上传汇总表。已纳入2024年度储备库的中试平台(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除外),须填报更新相关信息,由各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复核。管理方面,各地需每半年动态填报储备平台调整、激活及补齐情况。
保障要求上,将建立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和精准高效的支持机制,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供给;坚持因地制宜布局,避免重复性建设和“内卷式”竞争;推动中试平台与现有科技创新平台、产业集聚区协同发展,形成叠加倍增效应。
此次专项部署将进一步完善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加速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