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1月14日电(记者程楠、周畅、马思嘉)9年前,她是搭档陈若琳赢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的金牌选手;9年后,她笑称自己是湖北跳水队的“全职管家”。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赛场上,每当有湖北队比赛,领队刘蕙瑕都会在现场鼓励和指导队员们。“鄂军”此番斩获2金2银2铜,在奖牌榜排名第二。队伍从过去的“独苗”争金,进入整体“突围”的新周期:男子、女子团体分获亚军和第五名,均是队史突破;王宗源、郑九源不仅包揽男子3米板冠亚军,还分别摘得男子1米板金牌和铜牌;邓梦圆/叶林希则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季军……
11月10日,获得冠军的湖北队选手王宗源(左三)与获得银牌的队友郑九源(右三)在颁奖仪式上和湖北省跳水队领队、奥运冠军刘蕙瑕(右二)及教练等合影。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以前靠重点运动员单兵作战,这次是队伍整体被看到,这才是湖北跳水最大的突破。”刘蕙瑕说,这是过去一个全运周期训练中扎实积淀的必然结果。
这个全运周期,湖北省体育局将跳水项目布局为传统优势项目,给予了政策倾斜和多方支持,湖北省体育局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也在跳水队训练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系列改革,加速跳水队的全面变革,比如队伍改变了以往各小组各自为战的模式,推行全员合练制度。
“大家一起练体能、一起外出集训、定期队内测试,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目标。”刘蕙瑕说,团队将全运会备战周期拆解成不同的年度小目标,以赛事为节点划分训练周期,细致到每一周的训练内容,彻底告别过去“脚踩西瓜皮、走到哪是哪”的松散状态。“比赛结果很大程度上由训练决定,自律的运动员才能掌控赛场。”
过去四年,湖北队确立了“积小胜为大胜,积常胜为决胜”的新理念。“从2022年开始,我们要求运动员参加所有可以参加的赛事,哪怕达标以后也不放弃参加青年赛”。
11月7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女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在广州举行,湖北队组合邓梦圆/叶林希获得季军。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刘蕙瑕和团队都坚信,通过小比赛的成功,可以让年轻运动员养成一颗“冠军的心”,“信心比黄金还宝贵”——这是湖北跳水能在大场面“突围”的精神根基。
管理上的刚柔并济,奖惩机制的建立,也使湖北跳水队的凝聚力大大提升。刘蕙瑕和团队每天驻队盯训,晚上陪队员疗伤康复。她笑言自己更像随队“保姆”和“大管家”。“看着队员们辛苦训练,我们确实心疼,但更希望他们将来能取得好成绩,有好的未来。”
针对不同队员,湖北队精准施策。如名将王宗源在巴黎奥运会错失个人项目金牌后,团队选择重点帮他纾解压力,让他明白自己是队伍的“定海神针”;针对小将郑九源的状态起伏,团队则以鼓励为主,让他建立自信,最终帮助他在今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男子3米板比赛中首次突破“500分大关”。
11月10日,获得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男子3米跳板冠军的湖北队选手王宗源(左)与获得银牌的队友郑九源在颁奖仪式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我们跳水队既有运动训练的专家,也有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还有对标国家‘梦之队’的先进经验。”在国家队待了近十年的刘蕙瑕将国家队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式带回了湖北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谈及未来,刘蕙瑕说:“国家队十年的经历教会我,每次比赛都要从零开始。”面对洛杉矶奥运会周期,她直言中国跳水“还要艰苦奋斗三年,磨砺意志品质。上下一心,同欲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