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卷“家电出口”了,海尔智家正在“出口智慧家庭”-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05 19:03:09
来源:新华网

别再卷“家电出口”了,海尔智家正在“出口智慧家庭”

字体:

  不出海、就出局,这是中国家电业的一个共识。现在,无论美的、格力、TCL、海信等老牌巨头,还是小米、科沃斯、石头、追觅等科技新锐,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卷出口”。

  刚刚开幕的IFA2025上,这些企业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家电出口”拼尽全力。然而,与同行们卷“家电出口”不同,海尔在连续16年拿下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销量第一的同时,还在大规模“出口智慧家庭”。都说“思路决定出路”,这样的差异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不同的发展思路?

  IFA秀肌肉:中国企业各有千秋

  全球家电业的创新中心在哪里?50年前是欧美、30年前属日韩,现在毫无疑问在中国。这从IFA2025这个百年大展上,中国企业的数量占比、他们展出的创新科技就可以看出来。

  数量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都来自中国,几乎成为中国企业的主场。产品技术上,中国企业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爆款产品。比如,海尔带来了搭载“AI之眼”科技的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美的和TCL展示的AI机器人、科沃斯的恒压活水洗地机器人等,都让老外赞叹不已。

  市场上,中国企业的表现也很出色。要论最有经验、成绩最好的,还得是海尔智家。首先,海尔智家的出海区隔于行业的产品出口,而是坚持自主创牌,深入当地做本土化。其次,当前中国品牌只是在某个家电品类、某个区域市场取得了局部领先,海尔不仅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多品类第一,更是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销量第一,份额接近二三名之和。

  这还只是序章,在全球家电销量No.1的基础上,海尔智家还创造性开辟出智慧赛道,向海外大规模落地智慧家庭。

  不止于家电赛道引领,海尔将智慧家庭“出口”到全球

  中国家电企业出海历程已有数十年,但多数仍处于谋求“产品出口”阶段,并且只局限于单一品类或者区域的角逐,但海尔智家已经不止步于家电全球16连冠,更是率先在全球布局智慧家庭。截止目前,海外智慧家庭海外注册用户总数超过2000万,还是率先披露智慧用户数量的中国企业。

  大规模“出口智慧家庭”,很多企业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海尔智家率先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有三大基础:

  首先是硬件能力。没有多品类硬件,智慧家庭就是空中楼阁。在大白电领域,连续16年拿下全球销量第一,这是海尔的底气所在。一些企业虽然在单个品类、局部市场取得领先,但整体硬件实力仍不足,这让他们在提供智慧家庭服务方面心有余力不足。

  再有就是品牌拉力。海尔智家坚持自主创牌、高端创牌,在全球建立起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Candy等高端品牌集群,为智慧家庭落地提供了保障。如今,在欧洲,hOn App应用用户数量已突破1000万,年交互次数超9亿,日活用户达13万;海尔智家在欧洲布局的智慧家庭生态仍在高速扩充,吸引各类优质资源方加入共创。近日,海尔欧洲宣布hOn平台与全球性可持续发展互动平台AWorld达成合作,后者相关功能将正式集成到hOn App中,通过环保知识问答、绿色生活每日挑战等智能交互体验,将环保理念融入用户生活。

  在美国,Smart HQ平台连接超460万用户,甚至能实现“一键烤火鸡”这种极具本土化特色的智慧烹饪;在日本和东南亚,AQUA和Haismart也正逐步构建起本地化的智慧服务网络。

  最后是科技实力。物联网时代,海尔智家强化AI技术的探索,建立了Uhome大模型和超级智能体,可以实时感知用户需求,同时又能链接生态资源方共创,快速满足用户美好生活的需求并持续迭代。因此,海尔智家还实现了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的13连冠。

  有了这三大基础,海尔智家才能在全球大规模落地智慧家庭。这样的升级,不仅提升了智慧家电的附加值,更使用户从“一次性购买”转向“持续性使用”,增强了品牌黏性与服务价值。

  从IFA展中国品牌的表现来看,大多数仍被困在家电硬件的竞争红海中,卷价格、卷规模、卷参数。海尔智家很早就看清了一个更远的未来:家电硬件只是载体,智慧服务才是核心。

  这一领先就是10年。早在2006年,海尔就以Uhome入局物联网,2015年智慧家庭战略正式发力。再看行业其它企业,他们布局智能家居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2015年-2017年,落后了将近10年。

  从IFA看世界,中国家电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正在显著提升。过去,“出口家电”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初步阶段;如今,向世界提供“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探索的新方向。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